乐工罗程的解析

网上有关“乐工罗程的解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乐工罗程的解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乐工罗程》写了罗程善弹琵琶,受到了唐宣宗的宠爱,后来罗程恃宠杀人,唐宣宗坚决不赦,终遭处决。全文可分三层。 (从“乐工罗程者”到“由是得幸”),介绍了罗程以及他和武宗、宣宗皇帝的关系。原文是: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zì)。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pín)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乐工”,指以演奏为业的人。“善”,即善于,擅长的意思。“第一”,在这里是指“第一流的琴师”。“能变易新声”,指能创作新的曲调,其中“变”指改变;“易”,当更改讲;“声”指曲调。“幸”指被皇上宠爱。“恃”,当依靠,依仗讲。“恣”,即放纵,无拘束。“既”相当于已经、不久,是副词。“审”,是深知的意思。“音律”,指五音(宫、商、角、徵、羽)、六律(黄钟、大族、姑洗、蕤(ruí)宾、夷则、无射(yì)),也用于指音乐。“倚”这里是随着、和着的意思,即按一定的曲调做伴奏。“嫔御”指侍奉皇帝的女子。“必”当一定、总(是)讲,是副词。“为”是用的意思,这里指演奏出。“奇”,即出奇,出人意外。“动上”,意思是使皇上(帝)感动,其中“动”,即“使……感动”,使动用法。

这一层译为现代汉语是: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是(个)第一流的琴师,(而且)能够创作新曲调。(他)受到唐武宗的宠爱,(便)依仗(皇帝的)恩宠而放纵了自己。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朝廷当差,罗程不久(便)深知皇上(是)通晓音乐的,(于是)自己更加下苦功钻研。(宣宗皇帝)常常命(他)和着宫中侍女的歌唱(伴奏),(他)总是(要)演奏出出人意外的美妙的乐曲使皇帝受到感动,因为这个(缘故),(他又)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爱。

这一层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方面说明罗程弹奏琵琶的技艺超群,因此得到了武宗、宣宗皇帝的宠爱;另一方面,点出了罗程“恃恩自恣”。这一层的内容在全文的作用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铺垫。 (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到“付京兆”),写杀人犯法,宣宗皇帝对他毫不徇情,绳之以法。原文是: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这一句中。“果”当果然讲,是副词。“以”,当因为讲,是介词。“眦睚”是瞪眼、发怒的意思,指极小的仇怨,其中“眦”指眼眶;“睚”指眼角、眼边。“斥出”,意思是驱逐出去。“京兆”,即京兆伊,这里是指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

这一层,只有一句话,译为现代汉语是:一天,罗程果然因为极小的仇怨,(一怒之下)杀死了人,宣宗皇帝大为震怒,立即命令(将他)赶出(宫廷),交付京兆伊问罪。

在这一层里,作者形象的刻画了两个人物。罗程只是因为与别人有一点小小的仇怨,便动手杀人,足见其骄横,照应了前文的“恃恩自恣”;而宣宗皇帝对罗程的犯罪行为却大怒不止。“立命斥出,付京兆”。说明了宣宗皇帝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的态度,为下文写宣宗皇帝“卒不赦程”张本。 (从“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到结尾)写其他乐工为罗程求情,宣宗皇帝依法行事,不予赦免。原文是: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在这一层里,“他”当其他讲。“工辈”指乐工们,其中“辈”相当于“们”,是助词。“无双”意思是“没有第二个”。“会”当适逢、恰巧讲,是副词。“幸”,这里是指“皇帝亲临”,动词。“苑”,是古代养禽兽的园林,多指皇帝的花园。“作”这里是“演奏”的意思,动词。“罗列上前”,意思是说排成队走上前,其中“罗列”,指排成队列。“连”是连连,连续的意思,是副词。“且”,即而且,连词,表递进。“何为”,意思是“为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作动词“为”的前置宾语。“进曰”,即向前来说。“负”,是辜负、对不起的意思,动词。“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其中“陛”是台阶的意思,多指皇宫的台阶。“万死不赦”,意思是“无论怎么说都不能赦免(他的罪)”,其中“万死”即“死一万次”。“以是为恨”,意思是“把这件事当做遗憾”,也可以理解为“因此感到遗憾”,其中“为恨”,即“为之恨”的省略,“恨”与“憾”是同义词,都有“遗憾”和“不满意”的意思,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汝辈”,即“你们”。“所惜”,即“可惜的(事)”,“所”附在动词“惜”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指代事,即“……的事”。“重”,是看重、重视的意思。“卒”,当终于讲。

这一层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其他乐工们认为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怜悯之)心。恰巧宣宗皇帝亲临花园中,音乐将要(开始)演奏,(乐工们)便在侧边设置一个空座位,把琵琶放置在空着的座位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皇帝的面前,连连下跪叩头并痛哭流涕。宣宗问道:“你们这是为什么呢?”(乐工们)向前(禀告)说:“罗程对不起陛下,(即使)死一万次也不能免去他的罪行。然而我们可惜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得以永远侍奉陛下了,因此深感遗憾。”宣宗皇帝(对跪下为罗程求情的乐工们)说:“你们所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而)我所注重的是高祖、太宗所制定的法令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

这一层,共有两个句群,分别写了两点内容。第一个解说句群,(他工辈……以是为恨),写乐工们为罗程求情的良苦用心。先写他们想以睹物思人的办法激起宣宗皇帝对罗程产生怜惜之心;次写他们排着队,流着眼泪下跪为罗程求饶。第二个因果句群(即最后两句),写宣宗皇帝“卒不赦程”的原因;同时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不因偏爱而违背国法。

关于文章的问题

1,从文中看罗程为什么以眦睚杀人?

答:因为他“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

2,当皇上到花园中去,乐工将要演奏的时候,乐工们为什么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答:以此来显示罗程的重要性,想要皇上赦免他的罪。

3,罗程的悲剧给人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答:做人不要太狂傲,不要为一点小事发脾气。

4,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

答:①英明的统治者会以国法为重,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

②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错。

③人才虽难得,但法律是无情的,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应是平等的。

5,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答:因为“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乐工罗程”选自宋朝王谠的著作《唐语林》.王谠,字正甫,长安人.《唐语林》这本书一共有八卷,仿南朝宋刘义庆所编写《世说新语》的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书中取材自唐人五十家笔记小说,内容丰富,广泛地记载了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风俗民情、考证典故等等,对研究唐代的政治、历史、文学都有参考价值. 《唐语林》是王谠模仿《世说新语》分门(类别)记述的体例而写的一部书.共八卷,其内容为唐朝的遗文轶事.作者王谠(生卒年不详),字正甫,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尚在世,《唐语林》是在徽宗时代(公元1101——公元1125年)编定的.

关于“乐工罗程的解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笑竹的头像
    笑竹 2025年09月06日

    我是沃格号的签约作者“笑竹”

  • 笑竹
    笑竹 2025年09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乐工罗程的解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乐工罗程的解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乐工罗程》写了罗程善...

  • 笑竹
    用户090611 2025年09月06日

    文章不错《乐工罗程的解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沃格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